换帅后的华夏银行,迎来了近亿元的罚单。
2025年9月5日晚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,因相关贷款、票据、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原因,华夏银行被罚款8725万元。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
要知道,今年华夏银行才刚刚成为行业里首个、在监管鼓励下设首席合规官的“示范生”,但示范效应还没展现,沉重的罚单就先砸在自己头上。
而且这并非偶发。今年以来,华夏银行的罚单几乎没有间断过,踩中的“红线”遍布多个业务流程。
如果说罚单还只是表象,那么中报业绩则揭开了更大的隐忧。2025年上半年,华夏银行营收与利润“双跌”,归母净利润的同比表现在上市股份行中垫底,不良贷款率则居榜首。监管处罚与财务的恶化,正在形成双重挤压。
关键是,这一切都发生在换帅之后。
几个月前,华夏银行还被外界视为合规管理的“示范生”。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
2024年12月底,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》要求,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,作为高级管理人员,接受机构董事长和行长(总经理)直接领导,向董事会负责。
彼时,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称,合规的核心要义是遵循法律法规、监管规范,不触“底线”、不碰“红线”,这就要求合规管理具备相应的严肃性和独立性。
华夏银行率先响应。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2025年2月7日公告,核准杨宏担任华夏银行首席合规官的任职资格。据财新报道,华夏银行是《办法》发布之后商业银行中首家设立的。
但几个月后的现实,却异常讽刺。近亿元的罚单落下,说明这道防火墙并没有立刻发挥作用,这可能给外界造成一种“形式大于实质”的观感。
更敏感的是,这张天价罚单出现在华夏银行高层频繁动荡之际。
2024年,华夏银行副董事长、董事、行长、副行长、监事会主席、监事均轮番离任。踏入2025年后,华夏银行的人事更迭同样频繁。据一季报披露,该行首席审计官刘春华、董事会秘书宋继清因到龄退休,辞去相关职务。
更重磅的人事变动发生在2025年1月27日,华夏银行公告董事会收到李民吉的书面辞职报告,他因个人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等相关职务。据财新报道,李民吉被有关部门带走,内外部很快察觉到异样。
2025年3月18日华夏银行公告,董事会日前召开会议,选举杨书剑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。5月22日,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,杨书剑的华夏银行董事、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已获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核准。千鑫点信息咨询服务公司
杨书剑空降华夏银行以来,提出了系列“破局”“破冰”思路,提出在全行发起了“走出舒适区,开辟新征程”的思想大讨论。
市场原本期待换帅能带来新局面,但9月这张重罚传递出的信号却截然相反:转型之路不会平坦,甚至可能更加艰难。
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,保持文章完整性,并请附上出处(幽星人)及本页链接。原文链接:
https://www.itgoodboy.com/p/0fab5dbabe10
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:service@uxingren.com